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名人讲座】遗风余韵九千年


 

 

名闻遐迩的中国贾湖“骨龠”(骨笛),是人类史前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音乐文化有着9000年历史可考的的确凿物证。贾湖“骨龠”以鹤鹰类飞禽的翅骨制成,制作精美、开孔规范,虽经近万年的掩埋,至今仍能吹之成声,自1986年首支于河南舞阳贾湖村新石器遗址中现身以来,迄今已分三批出土了40多支,这是世界音乐考古史上绝无仅有的重大发现,不仅改写了中国音乐史,更是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人类史前音乐文明的杰出代表。2020年12月3日下午,国宝文物贾湖“骨龠”(骨笛)出土原件的测音吹奏者与学术守护人刘正国教授为我院住养老人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国“龠”类乐器专题讲座与演示。

 

刘正国教授是著名笛龠演奏家、音乐史学家,国家专利乐器“九孔龠”“七孔笛”的发明人,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暨“中华龠文化研究所”所长。自9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贾湖“骨龠”的理论考证和演奏开发,不仅从理论上破解了史载“龠如笛”的千古之谜,还从民间遗存的“斜吹”乐管考察上研究创制出了新颖的“九孔龠”、“五孔籁”,并致力于古龠乐器的演奏开发和国内外舞台的呈现,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就;被海内外报刊媒体评价为“开当代古龠演奏艺术之先河” 、“使断层千年以上的古龠重续‘香火’” 、“揭开了古龠的新时代” 等。

 

本场讲座中,刘教授展示了他对贾湖“骨龠”研究的最新成果,现场演奏包括贾湖“骨龠”、塔族“乃依”(三孔龠)、蒙族“绰尔”(苇籥)、中原“竹筹”(南籥)和新创“古籁”等在内的各种龠类“斜吹”乐管的奇妙音响,精彩演绎一贯九千年的中华音乐之文明。深入浅出的讲授、辅以现场演奏的方式不仅让在场的老人们领略到一场融合文字学、文献学、史学、考古学、乐器制作和演奏学等多种学科的专业讲座,更是一场穿越千年乃至万年时空隧道的古龠音乐会。讲座中惊叹声声、掌声连连,老人们不停为刘教授及中华民族九千年的音乐文明喝彩。讲座结束后,老人们也久久不愿离去,纷纷围着刘教授感叹古“龠”乐的美妙。

 

名人讲座是我院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特色之一,至今已举办17场。如著名漫画艺术家郑辛遥、配音演员乔臻、国家一级指挥家曹鹏等社会知名人士都曾受邀至我院授课。住养老人通过名人讲座的学习不仅满足了自身的文化追求,陶冶了艺术情操,也提升了成就感与幸福感。

 

撰文:邵文桦

编辑:顾萍


扫码关注